金管局最近公佈今年第三季的負資產宗數高達40,713宗,按季增加超過一萬宗,較第二季更激增34%,創下21年新高的紀錄,令香港人十分關注本地樓市的最新情況。
截至9月底,負資產個案未償還貸款金額為2,075億元,佔整體住宅未償還按揭貸款比率11.06%。然而,香港在2003年非典時期相關負資產宗數是106,000宗,涉及未償還貸款金額為1,650億元,換言之,最新負資產個案所涉及貸款金額相比2003年還要高。
從負資產宗數來看,現在的4萬宗比起 2003年10萬宗相差很遠,但是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表示,金管局的負資產宗數並沒有計入發展商及財務公司的二按個案,因此他估計實際負資產數目可能高達8萬宗,遠遠高出政府公佈的數字,情況確實令人非常關注以至擔憂。
他強調:「政府公佈的負資產數字,並沒有計及發展商及財務公司的二按個案,因此可以肯定負資產實際數字水平更加高。」他再進一步指出,香港目前的負資產情況確實非常嚴峻,即使香港政府撤辣後在過去一年也未見有明顯改善。」
涉及銀行職員住屋按揭貸款
筆者亦有朋友詢問有關負資產情況的問題。友人說住宅樓價在第三季只是下跌了4.8%,哪為甚麼負資產個案會急增超過一萬宗呢?筆者認為,這都是因為上述個案主要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者是選用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因此只要樓價下跌10%至15%,他們便會通通列入負資產個案,但是事實上業主只要按時供樓,銀行是不會call loan,亦不會讓銀主盤數目急增。
由於物業的市值低於原先用來購買物業的借款的負資產現象,通常在物業價格普遍下跌後發生。雖然現時負資產個案中的未償還貸款金額比2003年還要高,但是現時樓價是2003年非典時期的四倍或以上,而2003年的樓價是從高位下跌65%,換言之,當其時業主就算跟銀行貸款一半,都會隨時跌入負資產行列。
故此,筆者認為現時樓市並沒有像2003年非典時期那麼慘烈,但是香港政府也應該密切關注相關負資產宗數的變化,而不應該等待其進一步惡化才遲遲出手。現在香港政府更應該配合國內的政策,一起穩住房地產,甚至推出一些刺激樓市需求的措施,防止香港負資產宗數不斷上升,否則便會影響外來人才入市的意欲。
總會榮譽主席謝順禮博士經濟日報專欄
最新閱讀
聲明:有關上述所發佈及轉載的資訊若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請即致電 2545 3017跟我們的專員聯絡,如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