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治風波拖累,樓價於去年中從高位回落。據差估署資料顯示,去年12月私樓售價指數報378.5,較去年11月的384.9,按月回落1.66%,為過去三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不過,2019年全年計,樓價累錄5.31%升幅,為2009年以來連續11年錄得升幅,且升幅較2018年的1.9%為大。以2008年底的104.8計,樓價至今已累積上升2.61倍。
去年12月各類單位樓價指數均錄下跌,當中以面積1,076至1,721方呎的D型單位跌幅最高,售價指數最新報322.4,按月下跌2.48%。小型單位售價跌幅亦顯著,其中,面積於431方呎以下的A型單位最新指數報419.3,按月下跌2.35%,至於面積介乎432至752方呎的B型單位亦錄按月跌幅約1.07%。
另外,431方呎以下的「上車盤」之中,新界區平均售價跌得最多,按月跌8.14%,降至555萬元,港島區平均售價跌3.36%,降至733萬元,反觀九龍區平均售價微升至近626萬元。
至於反映逾百大個藍籌屋苑市況的較受歡迎屋苑售價指數亦見回落,最新報319.6,較去年11月的324.6按月下跌1.54%。於各區當中,市區及新界區屋苑售價指數均錄跌幅,其中以新界區屋苑升幅較高,按月跌幅為1.69%,市區屋苑售價升幅則較輕微,按月跌幅為1.3%。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1月初時樓市受中美簽訂首階段貿易協議及社會運動漸見淡化而有好轉,可惜最近新型肺炎爆發,令市場變得觀望,影響入市意欲,預首季樓市持續受壓,或向下調整3%至5%,但相信疫症結束後,會有顯著反彈。
租金指數於去年8月觸及高位後,表現持續回軟。據差估署資料顯示,去年12月租金指數報189.9,按月下跌0.99%,該數據已錄連跌四個月,若與2018年同期相比,跌幅擴闊至1.76%,反映私樓租金備受壓力。
轉載自《橙新聞》 請按此
最新閱讀
聲明:有關上述所發佈及轉載的資訊若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請即致電 2545 3017跟我們的專員聯絡,如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