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主要受多個因素影響,分別是經濟、供應、息口、政策等的因素,近期令經濟不穩定的主要因素是中美貿易談判能否順利解決。筆者之前曾經分析,因為世界貿易正常化的環境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都是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貿易關係。雖然中美貿易談判在即,短期可能會出現波動,但由於看不到美國能夠聯合多國對中國作出全方位的貿易壁壘及制裁,亦感覺到中方將會有適度的讓步,著眼點只是中方讓步程度及美方能夠爭取利益的多與少,所以估計最終双方都會得到大家所爭取的。筆者甚至假設談判沒有預期般順利,最壞影響將會是減慢中國經濟發展規模及速度,但中國只要重新定位,經濟發展的勢頭仍然持續。(詳情可留意20/8/2018文章《貿易戰傷害性有幾大?》)
另外需要留意的是供應方面,筆者早前提到今年首一、二季發展商一手去貨仍然會有壓力,所以建議有意部署置業的人士,可借這個機會,挑選有潛力的區分,尋找「低水」開售的樓盤然後出手。但預計低價開售策略不會維持太長, 估計到第二季之後開售定價開始進一步回穩。
敢於力排眾議 為大家尋找加息真相
息口方面,近期大家留意到加息的預期開始放緩, 有分析師更預言今年加息次數減至一次。筆者在12年內香港首次加息時曾經力排眾議,大膽提到加息不會持續,更提到加息1/8背後的啟示是加息氣候尚未形成。(詳情可留意4/10/2018文章《 加息1/8厘的啓示!》)筆者一向的風格都是敢作大眾相反的言論,不會人云亦云,打破資訊不平等使資訊透明化,令大眾獲益。
最後,政策方面, 政府施政分別有「壓抑需求」及「幫助置業」的兩大政策,前者的例子分別是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等;後者的例子,我們留意到最近推出的白居二(白表居屋二手市場計劃),今期名額為2,500個,3個月內已錄約534宗入市申請,其中提名信申請購買居屋、購買公屋,分別為約350宗、約150宗,佔總申請人數約21%,可見置業需求仍然龐大,若置業者留意到市場有合理的調整,一般由高位下調10%,就會有一定購買力湧現。由此可以證明剛性需求仍然是一股支撐樓市的新動力。
最新閱讀
聲明:有關上述所發佈及轉載的資訊若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請即致電 2545 3017跟我們的專員聯絡,如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