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好,尊敬的用戶!您尚未登陆

非常抱歉,本功能需要持牌地產代理可註冊代理公司賬戶或代理帳戶進行使用.

去登錄

樓盤王

掌握全港樓市脈搏

立即打開
公私營的良性合作 - 汪敦敬博士
時間: 2020-01-23 (Thu) 1285

政府日前宣佈了在四間發展商分別捐地或借地下,已達1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目標了,並有意將目標進一步增至1.5萬個。我同意政府是有成績的!事實上過萬個單位並不是小數目,但希望政府不要自滿,對比龐大的需求下這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公屋輪侯冊仍有25.75萬申請在等待中,最近一期新居屋仍然有30.9萬份入紙抽籤,與90年代興建房屋的平均數比較,近20年香港是起少了約50萬個住宅單位,所以我們並不值得為1.5萬個單位感到成功,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而已,如果官商良性合作能夠成為一個長遠商界回饋社會的機制,這才是最大的價值。事實上財團合力舒緩最基層的住屋困境是可以令到社會更和諧,整體供應可以作出更平衡和有默契的安排,令市場更健康發展,這都是發展商和市民也可以得到的長遠利益的。

我不同意有人用官商勾結去看,這只是有如納稅或近年日益普及的社會企業責任一樣,是值得尊重的商界回饋社會的方式而已,如由我此角度去看,參與的發展商具持續性才是值得關注及鼓勵的,所謂持續性即是可否承先啟後去向前長遠發展,如果用具體內容去看應該是看有否完整的概念及計劃,及是否已找到合適的伙伴,暫時只是剛起步,率先起步捐地的新世界有了先拔頭籌的優勢,他們的「光村計劃」相對上是較完整,更有往績及長遠理念,希望其他發展商也加油落實,造福草根。

是的,筆者亦擔心未來1萬至1.5萬個單位的落實程度,因為正如我之前回應「施政報告」所說,造地的考驗其實最後是要看政府房屋政策的執行能力,加上有部份捐地是有爭議性,甚至有些是位於淡水沼澤,這些過去不易批核的土地若不能落實成為供應,會否是一個虛數?如果批核成為供應,我們又如何防止公眾批判呢?因此有關計劃的長遠理念及實踐才是最有價值的,只要公眾能長遠受惠,又何必介懷個別發展商的長遠得益呢?

最新閱讀

聲明:有關上述所發佈及轉載的資訊若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請即致電 2545 3017跟我們的專員聯絡,如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種類
所有種類
住宅
商舖
寫字樓
工業大廈
車位
土地
村屋
居屋
唐樓
豪宅
套房
面積
任何
300呎以下
300呎-600呎
600呎-1000呎
1000呎-1500呎
1500呎-3000呎
3000呎以上
地區
全港
香港島
全香港島
堅尼地城
西營盤
中上環
西半山
中半山
灣仔
銅鑼灣
東半山
跑馬地
大坑
渣甸山
天后
炮台山
北角
北角半山/ 寶馬山
鰂魚涌
太古
西灣河
筲箕灣
杏花邨
柴灣
小西灣
薄扶林
香港仔
鴨脷洲
壽臣山
淺水灣 / 深水灣
舂磡角
赤柱/ 大潭
紅山半島
石澳
山頂
九龍
全九龍
荔枝角
美孚
長沙灣
深水埗
大角咀
奧運站
九龍站
石硤尾
又一村
畢架山
九龍塘
何文田/ 京士柏
太子
旺角
佐敦
油麻地
尖沙咀
紅磡
黃埔
土瓜灣
九龍城
黃大仙
啟德
樂富
新蒲崗
鑽石山
慈雲山
牛池灣
九龍灣
牛頭角
觀塘
藍田
油塘
新界
全新界
葵涌
大窩口
荃灣
深井
青衣
黃金海岸
屯門
元朗
天水圍
錦繡/ 加州
上水
沙頭角
粉嶺
大埔
火炭
沙田
大圍
馬鞍山
西貢
清水灣
將軍澳
大嶼山/ 離島
全大嶼山/ 離島
東涌
珀麗灣/ 馬灣
愉景灣
大澳
南大嶼山
長洲
南丫島
坪洲
價錢
任何價錢
200萬以下
200萬-500萬
500萬-900萬
900萬-1500萬
1500萬-3000萬
3000萬以上